【信息时间:2020-12-14 阅读次数: 】
今年以来,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要窗口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聚焦交易领域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,对标查找差距,坚持多措并举,改进工作方式,优化办事流程,进一步规范了交易行为,提高了交易效率,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。
一是深化整合共享,率先完成“市县一体化”平台建设。按照三门峡市中心“市县一体化”平台建设要求,以实现“市县一体化、全程电子化、流程规范化、服务标准化”为目标,在全流程电子化的基础上,投入20余万元对平台现有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,新增设“不见面”开标大厅1间,打造远程异地评标室1间,增设后中心有开标室3间、评标室3间。目前,可一天内安排多场交易活动,满足我市各种类型项目招投标需要。截至10月底,中心共组织政府采购、建设工程、土地交易项目113个,节约财政资金2848.63万元,有效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二是优化业务流程,推行“智慧”交易新模式。中心对机构科室进行了重新设置,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再优化,建设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平台,实现了从科室主导型向业务流程主导型的转变,由单个业务科室“一管到底”转变为“项目受理一口对外、内部流程闭环运行、任务依序随机分配的一站式管理”,力促招投标项目工作办理环节最优、申请材料最简、办理时间最短。同时借助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新平台积极打造“不见面开标”新模式,切实为市场主体减成本、卸负担,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了实惠,同时也减少了人员聚集,加强了疫情防控。
三是提升评标效能,推行远程异地评标。6月30日,我市首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,实现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“零的突破”。此举将招标人、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隔离,有效解决了“熟面孔”“本地圈”等人为因素干扰。另一方面,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有效解决因专家地域分布不均、种类不全,易同地同化、横向围标、纵向串标等问题,实现异地专家资源互通,信息共享的创新,实现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投标项目实行全程、实时、在线监督。截止目前,共完成市县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3个,自启用新交易系统以来,项目采用远程评标率达到38%,有效节约了交易时间,提升了评标效能。
四是减免交易费用,降低企业负担。一是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电子招标采购的项目,所有电子招标文件实行免费下载和发放,不再向企业收取招标文件费用。二是大力推广以电子保函方式交纳交易保证金,扩大电子保函系统与各保函出具机构对接范围,给予投标企业更多选择空间,充分发挥电子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减负作用,有效减少企业在投标保证金上的资金占用成本。三是改进保证金退回流程,提高投标人资金周转效率。从优化服务的角度出发,最大限度缩短保证金退回时间,大幅提升投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,解决投标企业投标保证金长期积压,投标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的问题。
五是加强党建引领,提升服务理念。全面加强机关党建,进一步巩固和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合格党员、争当服务先锋,牢固树立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、事事关系义马形象”的理念,简化交易流程,放宽市场准入门槛,在项目进场交易过程中,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、一次性告知制、限时办结制。推行主动服务、重点服务,在合法合规情况下优先为民生、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安排项目开评标,主动提供交易政策及业务程序咨询,以便民利企服务为落脚点,确保此类项目快速受理,依法高效完成。(义马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宋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