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信息时间:2025-03-20 15:53:55】
框架协议采购模式议详细流程
需求确定与调查
明确需求:征集人需依据实际情况,确定采购标的的技术、服务标准,像货物的功能、性能、售后服务,服务的内容、标准等都要清晰界定。同时,要合理设置采购包,按照《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》细分到具体品目。
开展调查:通过向采购人、供应商和专家征求意见,确保采购需求既符合市场实际,又能促进竞争。调查对象一般各不少于 3 个。
拟定采购方案并审核备案
方案制定:集中采购机构要拟定采购方案并报本级财政部门审核;主管预算单位则需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将方案报本级财政部门备案。
方案内容:方案应涵盖采购范围、竞争机制、政策落实等关键内容。
发布征集公告
公告形式:封闭式框架协议采购按照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规定执行,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布征集公告,明确采购需求、最高限制单价、入围规则等信息。
供应商响应与评审
供应商准备:供应商根据征集公告和征集文件的要求,准备响应文件并提交。
评审过程:评审委员会对供应商的响应文件进行评审,确定入围供应商。评审过程要遵循公平、公正、科学的原则。
签订框架协议
协议内容:框架协议应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、采购项目名称及编号、采购需求及最高限制单价、入围产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、确定第二阶段成交供应商的方式、协议期限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。
协议期限:货物项目框架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 1 年,服务项目一般不超过 2 年。
第二阶段采购
选择方式:采购人根据框架协议约定的规则,在入围供应商范围内确定成交供应商。可以采用直接选定、二次竞价等方式。
签订合同:确定成交供应商后,采购人与之签订采购合同,明确具体的采购数量、价格、交货时间等内容。
框架协议采购模式注意事项
适用范围:框架协议采购适用于多频次、小额度的采购需求,要严格按照财政部令第 110 号的规定执行,避免违规操作。
方式选择:框架协议采购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,除特殊规定外,应优先采用封闭式框架协议采购。
需求明确性:采购需求要详细、明确,避免模糊不清导致后续争议。
标准制定:合理确定不同等次、规格产品的最高限制单价,确保其与采购需求标准相匹配。
充分竞争:要保证竞争充分,防止围标串标等行为,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。
评审标准:评审标准要科学合理,能够客观评价供应商的能力和水平。
合理确定:根据采购标的的市场供应及价格变化情况,科学合理地确定框架协议期限,避免过长或过短。
平台使用:积极利用电子化平台,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。例如政采云平台,供应商可以在上面进行框架协议申请等操作。
支持中小企业:在框架协议中要体现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,如给予价格扣除优惠等。
绿色采购:对于实施强制采购或者执行强制性绿色采购标准的品目,要将符合绿色采购政策作为实质性要求。
入围管理:加强对入围供应商的管理,确保其履行协议义务。
清退与补充:明确入围供应商的清退和补充规则,保证框架协议的顺利执行。
框架协议采购实践建议
关注地方规定: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框架协议采购规定,要及时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具体要求。
加强沟通协调:在采购过程中,要加强与财政部门、采购人、供应商等各方的沟通协调,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。
做好档案管理:对采购过程中的相关文件、资料进行妥善保存,以备后续查阅和审计。
框架协议招标能有效降低重复采购成本,但需注重动态管理和风险防范,确保长期合作的公平性与效率。